|
內容目錄
許多人認為 Google 會因為使用者的不同,而顯示不同的搜尋結果與排名。
Google 官方也在 2018 年 12 月,親自回應了網路上網友們的猜測。
官方表示:並不存在所謂「個人化」的搜尋結果,如果發現搜尋結果跟其他人搜出來的有差異,代表結果是受到了「非個人化」的原因影響,並非是搜尋者本身的差異造成。
如果使用者還是不相信,想確認搜尋結果是否真的受到個人資訊影響,官方建議可以使用瀏覽器的「無痕模式」功能(Chrome稱為無痕式視窗、Safari稱為私密瀏覽),來判斷排名是否有跟原本的存在差別。
「非個人化」的原因是什麼?Google 官方也進一步說明,會影響搜尋結果的非個人化的因素包含位置、語言、裝置與時間以上特徵,當使用者輸入完關鍵字送出請求後,搜尋引擎就會根據上述因素顯示不同的搜尋結果。
以下說明四個主要的參考因素:
由於「個人化」所代表的是不同使用者的帳號、習慣與興趣等特徵,以上幾個因素與個人化無關。
因此搜尋結果的排名並不會有「因人而異」的狀況。雖然偶爾會發生不同人在同時間地點、使用相似裝置搜尋,仍然發現搜尋結果排名長的不一樣的情況,可能都是上述因素的些微差異所造成。
除了搜尋結果的排名以外,其實 Google 是有參考你的資料提供個人化搜尋服務的。
Google 會將你的個資用在哪裡呢?
根據官方的說明表示,搜尋服務中的個人化搜尋結果包括:
以上資訊只會用於提供更方便的搜尋體驗,並不會影響搜尋結果的排名。
如果將個資不想給 Google 做參考,可以在 個人帳號設定頁 / 資料與隱私權 中,關閉「顯示個人化搜尋結果」。
為防止業者將客戶的個資不當使用,世界各國也逐漸立法因應,例如歐盟針對消費者個資制定的 GDPR (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)法規,都規範企業必須依法保護從客戶端取得的資訊,甚至是連瀏覽網頁取得的Cookies,都需要經由訪客同意才可蒐集。
隱私權與個資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科技倫理議題,在雲端服務與手機 APP 普及的現代,使用服務過程中無可避免會將個人資料透露給業者,無形之中增加了個資外洩的風險。但如果企業能將客戶資訊做合理的使用,進一步推出客戶更喜歡的服務呢?是時候該做出選擇了。
參考資料
Google 在官方 Twitter 對個人化搜尋的說明
Google 如何保護您的隱私,並讓您全權控管自己的資料
沒有人是局外人!史上最嚴個資法衝擊全球,帶你搞懂什麼是GDPR
期許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帶你進入 SEO 世界,提供實用性高的優質文章,簡化 SEO 複雜流程及技術,讓每個人都能快速理解 SEO 行銷,一起登上 Ranking 火箭讓排名再創高峰!※若有行銷相關問題或者業務合作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!